
“我家去年因為意外事故,家庭基本生活出現很大困難,我們就向村干部反映情況,并在‘政府救助平臺’申請幫助,不久后,民政人員就到我家核實情況,最終給我家辦理了農村低保,解決了家庭困難,真是非常感謝?!奔易×_平縣板橋鎮舍幫歹村村民張奇隆說起農村低保的事情,他有太多感謝的話語。

近年來,羅平縣民政局認真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目標,聚焦特殊群體及群眾關切,著眼社會救助的難點、堵點、痛點,突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機制等重點工作,健全社會救助保障體系,完善救助措施,全方位服務保障好各類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堅守兜準、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線,有效保持過渡期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總體穩定,奮力共促中華民族一家親。

強化城鄉低保動態管理。利用大數據分析比對等手段對脫貧戶和監測對象開展常態化監測,及時預警發現可能需要救助的人員。每月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生活困難戶、新申請社會救助戶開展比對和篩查。廣泛動員基層干部、村級組織、社會救助協理員、社會工作者等深入排查,暢通陽光低保咨詢投訴舉報渠道,落實好社會救助受理、處置及答復工作,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創新發展急難社會救助。多渠道拓展救助方式,引導和幫助群眾通過“政府救助平臺”完成線上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特困供養申請,向困難群眾提供及時、高效優質的救助服務,切實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平等申請低保的權利。同時,不斷創新臨時救助機制,實行“小金額先行救助”,深入開展“救急難”工作,建立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2022年政府救助平臺累計辦結140件,其中低保90件、臨時救助45件、特困供養5件,申請事項辦結率達到100%,實現群眾困難“掌上辦”,確保第一時間得到救助幫扶。

不斷規范完善操作規程。按照“逢進必核”原則,依托“云南省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認真對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進行實時核對,有效減少和防止“漏助、錯助、騙助”行為,確保救助對象認定準確、高效、公正。同時,不斷提高城鄉困難群眾生活保障標準和補助水平,城市低保每人每月提高到700元,農村低保每人每年提高到5343元,特困人員救助每人每月提高到910元。此外,救助資金通過“一卡通”管理平臺發放,有效防止了資金滯留截留、虛報冒領的現象,確保資金安全到達救助對象手中。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貫徹落實各項社會救助政策,不斷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加大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統籌社會救助資金,強化資金及經辦人員、協理員的管理,提高“政府救助平臺”使用效率,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不斷增強各民族救助對象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據悉,2022年,全縣累計救助城鄉困難群眾32.66萬人次,發放救助資金11836萬元。其中農村低保8548萬元,城市低保1278萬元,特困供養人員1295萬元,臨時救助138萬元,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基本生活費209萬元。